实话说,标题多少有点夸张了,哪有知识能彻底颠覆一个人对世界的想象呢,最多也就是拓展下我们对世界的认知罢了。这标题源自某问答平台,觉得有趣我就借用啦,嘿嘿。但不得不说,还真有些两性情感知识,会刷新大家对亲密关系的看法。下面分享几条,估计好多人都没听过,要是你之前就了解,欢迎在评论区指正。
一、交流时,准确表达优先于礼貌
在与他人交流过程中,首要考虑的应是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,礼貌则次之。若无法兼顾,很好先保证表达准确,再去思量礼貌问题。这是什么意思呢?近些年来,我留意到不少人在交流时走入误区,总是先琢磨怎样避免惹对方不悦。就拿某问答平台来说,类似 “怎样‘巧妙’地拒绝别人”“怎样‘巧妙’地暗示同事别抽烟” 这类提问数不胜数,关键词都是 “巧妙”。其潜在含义是,很多人觉得交流时很好别起冲突,通过委婉暗示让对方妥协为妙。
然而,过度追求 “巧妙” 往往会带来副作用,那就是别人根本理解不了你的意思。因为一心想着巧妙,必然会拐弯抹角,不敢直白表达想法,对方听得一头雾水,很可能你表达的是 A,人家却理解成了 B。
比如,曾经有位咨询者,有个男生追求她,相处一段时间后她觉得不合适,便想拒绝。她是这么对男生说的:“我觉得你真的特别优秀(省略夸赞内容 30 字),但我们相处时间还不够久,我觉得还需要多些时间相互了解。” 她以为这样说,男生就会知难而退,没想到男生反而更加热情,几乎天天找她聊天,周末还频繁约她。
她很是困惑,心想自己都这么明显了,男生怎么还纠缠不休?我一看就明白了,这哪算得上拒绝呀!在男生眼中,分明觉得她对自己很有好感,在鼓励他再加把劲呢!她这才恍然大悟,直说自己当时只想着照顾男生面子,光顾着说好话,结果把最根本的目的 —— 拒绝男生,给抛到脑后了,这就是典型的本末倒置。
而且,若总是纠结如何巧妙、怎样不伤害别人,容易产生一个后果,即让人觉得你很不真实、虚假,毫无吸引力。我一直强调一个观点:没有独立自我的人,毫无吸引力可言。因为这类人没有自己的想法和人格,事事都被他人左右,显得死板、缺乏活力,着实让人喜欢不起来。
要是你总把不伤害别人放在首位,而忽视 “真实表达自己”,在别人眼中,你就是个没有独立自我的人。再者,不将 “真实表达自己” 置于首位,就难以与他人建立起真正的亲密关系。因为你一门心思讨好别人,自己的想法和意愿反倒成了最不重要的,如此一来,你的内心与别人的内心无法贴近,关系只能停留在表面。
二、真正的爱带来滋养、快乐与成长
真正的爱以及良好的关系,应当能让你从中获得滋养、快乐和成长。倘若在一段感情里,你感受到的只有焦虑、不安与痛苦,那就并非真正的爱。这个道理,我之前在文章《超实用:如何瞬间判断对方是否喜欢你?》中也提到过。
很多人十分在意对方是否真心喜欢自己,于是拼命从对方的言行细节中寻找答案。其实没必要这么麻烦,你只需关注自身感受。若能从这段关系中收获快乐,内心安稳,不用担心随时被抛弃,那便是一段优质的关系。你自身的状态就是最佳答案,你的身体早已给出信号,只是看你愿不愿意接受罢了。
三、结婚意愿与家庭认可代表般配
这一点可能会让部分人不太舒服,但还是得说 —— 当你喜欢一位异性,对方表达出想和你结婚的意愿,且得到了对方家里人的认可,此时才能表明你与这位异性及其所属阶层是般配的。其他情况,都不能算数。这是什么意思呢?曾经有一位咨询者,她大学时与一个富二代谈恋爱,男方家里资产雄厚,开着保时捷。
而她来自三线城市的普通家庭,父母虽是公务员,但级别不高。两人恋爱两年多,毕业后就分手了,男方从未提过要娶她。经历这段感情后,她便认定自己就该和富二代谈恋爱,其他条件的人一概看不上。即便有鹅厂年入 50 万的程序员、清华读博后成为大学老师的才俊追求她,她都瞧不上眼,觉得家里没几个亿的都配不上自己。
类似情况在咨询中极为常见,很多人仅仅因为 “接触” 过某个阶层,就自认为 “属于” 这个阶层,非此阶层的恋人不找。结果该阶层的异性看不上他们,他们还深陷其中,对其他条件相符的人不屑一顾,这就真的给自己的感情之路增添了阻碍。
四、恋爱态度的错位
说实在的,很多人的行为挺让人啼笑皆非。年轻时谈的恋爱,本就是用来试错和积累经验的,可一旦遭受挫折,就哭哭啼啼、一蹶不振;而到了该结婚的年纪,本应慎重选择相伴一生的伴侣,却因年龄到了,或是受不了身边人的催促,就想着 “算了,别挑了,将就一下吧”。把本不重要的事看得无比重要,真正关键的事却敷衍对待。
五、男生线上线下态度差异
只要男生在与你线下接触时表现得比较热情,那么即便他线上聊天时不太积极,也不必过于担忧。说白了,很多男生对聊天没什么概念,觉得既无趣又麻烦,但线下相处时他们会自在许多。所以,不必纠结他是否主动找你聊天,只要线下接触顺利,就没什么问题。
六、他人的反应源于自身
很多女生常问我类似问题:“我这么做,别人会不会觉得我很轻浮?”“我这么做,别人会不会觉得我太张扬?” 其实我特别想告诉她们,大家真没那么关注你,每个人关注的都是自己。这是什么意思呢?举个例子,我有个朋友,平时与人相处挺融洽,可就是特别讨厌一位女明星,讨厌到专门注册几个小号,天天在网上辱骂她。
起初我很纳闷,后来和朋友深入接触才知晓缘由。那位女明星有疼爱她的父母,父母全力支持她出道,不仅投入大量资金,在她失意时也始终给予鼓励。而我这朋友来自重男轻女的家庭,从小被父母寄养在别人家,长大后还被亲生父母索要钱财,说是要给弟弟用。所以,她如此痛恨那位女明星,与女明星本身关系不大,只是看到女明星就勾起了自己痛苦的过往,便将这份痛苦转嫁到了女明星身上。
她并非真的在意女明星,只是借此宣泄自己的痛苦。同样道理,在日常生活中,很多人会因你做的某件事而生气、与你争吵,实际上与你做的事关系不大,只是这件事触动了他过去不好的回忆,所以才情绪爆发。因此,我们可以对自己宽容些,别太在意他人的目光,没谁时刻盯着你,大家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,关注着自身罢了。
七、性爱与感情浓度的关系
最后,分享一个与性相关的冷知识 —— 高质量的性爱与高浓度的感情呈负相关。没错,是负相关关系。也就是说,感情越亲密,性爱质量可能越受负面影响。为何会这样呢?因为高质量的性爱所需的特质,与高浓度感情所需的完全相反。
高质量的性爱需要刺激、新鲜感和未知;而高浓度的感情需要安全感、熟悉感和已知。二者截然相反。就像结婚十几年的老夫老妻,感情深厚,彼此早已如同亲人,熟悉到一个眼神就能领会对方意图。此时,新鲜感和好奇心大幅减少,由于太过熟悉,投入度和舒适度也会大打折扣。